作為智育、創意及社會覺醒的中心,港大將確保通過知識交流,促進區域及全球發展,同時為教職員與學生造就機會,能受惠於將專業知識應用及商業化。我們將與政府、專業人士、私人機構、社區及各界市民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關係,從而促進創意及社會覺醒,展示港大作為地區內社群領導的承擔。

港大完全認同高等學府在現代知識型社會擔當重要的角色,對社會、文化、經濟及技術發展以至國際競爭力均作出貢獻。在多個不同領域中,知識交流過程對學院及社區均有裨益。港大期望藉著知識交流,能與地區內的社群建立密切聯繫,結成伙伴。港大有著強大的校友網絡,許多校友成為地區以至全球不同社群中的領袖、棟樑,我們將薈聚來自他們的支持力量。

我們認為,知識交流與研究及教學,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港大透過應用研究、教學工作、知識傳播、專業知識共享及社區服務等,廣泛地推行知識交流活動。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們的知識交流活動質量水平,我們將實施以下策略方針:

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
張愛玲國際研討會
(2009年4月)
巨災管理工程
專業培訓課程

策略方針

  • 推動知識共享文化

    我們將繼續於港大教職員之間推廣公眾共享知識的文化,鼓勵他們透過公開講座、就職演講、媒體訪問、刊物、持續及專業教育課程、公共委員會、公司董事會、公眾服務及活動成員的身分,分享其知識。另一方面,我們將透過在課程諮詢委員會委任外來成員,藉以吸納港大以外的知識及專門技術。我們亦會與港大校友建立合作關係,他們作為港大的成員,可將其在大學以外的經驗中獲取的知識帶返母校,並給予意見。為進一步促進知識交流互動,我們有需要建立一個資料庫,以更加系統化的方式整理知識交流所得資訊,以及透過通訊、專業知識手冊及其他渠道交流有關資訊。

  • 透過提升我們的知識交流活動的水平、範圍及影響,
    展示我們在區域內的領導角色

    我們認同,無論在科學及技術、或是人文及社會科學等領域,均有需要進行高水平的知識交流。我們會鼓勵全體學術人員,將其學術與研究抱負,放眼於為本地及區域的更大福祉,並與其他高等學府的學者合作,以期發揮眾志成城的功效。我們將繼續恪盡本分擔當領導角色,為廣大社會人士締造終身學習的機會。

  • 肯定對知識交流的貢獻

    為確保知識交流能得到適當的關注,我們必須在個人及單位層面對這些活動給予肯定及獎勵。港大亦應抓緊時機擬訂合適的事業發展路向,藉以吸納及支援於專業領域及創意產業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教職員,將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帶到學術界。

  • 將知識交流融入課程

    港大將於正式及非正式課程,推廣體驗式學習及公民參與,讓學生參與知識交流活動,從中向區域內不同社群學習及作出貢獻。

實施重點
在大學中央與學院層面,實施更有效率的管理與支援架構,支持知識交流活動,包括設立知識交流辦事處,以鞏固知識交流的活動
從財政資源上,逐步增加知識交流活動所佔比重,並確保學院作出相應安排
將加強現有技術轉移處的中央統籌角色,增加處理牌照和專利申請等技術轉移活動能力
建立資料庫,記錄港大的知識交流活動,並加強大學對內對外的溝通,促進資訊傳播並擔當交流中心的角色
成立網上專業指南並時刻更新,以結集研究成果、研究資助記錄、合約研究、供媒體查詢的專家名單及社區服務資料庫,方便外界查詢及尋找有關專家
利用通訊、報告、講座、會議、公開活動,和通過傳媒的影響力,加強港大對內及對外的溝通,從而更清楚知道港大在知識交流的成果
強化現有的知識交流部門(如香港大學出版社及圖書館等),令知識交流更順暢
透過我們的研究生課程以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HKU SPACE)提供的各種進修課程,繼續為廣大社會人士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
建立和採用量度指標,監察和評估知識交流活動的質與量等影響
為全面鼓勵知識交流活動,將參與知識交流活動及在這方面的貢獻,作為員工評估和學術單位預算的考量元素之一
為具業界背景及經驗的教職員開闢合適的事業發展路徑,以強化大學的專業知識體系
為學生發掘更多機會進行體驗性學習和公民參與,提倡在課程中納入知識交流的元素

知識交流 雙向互動

知識交流 雙向互動

港大一貫重視知識交流,並收納於使命和校綱內,知識交流也是最適當地形容港大與非學術界社會人士之間的互惠互利交流。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於2007年成立知識轉移工作小組,之後一直鼓勵各學院更積極投入知識交流活動。教資會在2009-2012年三年撥款期,亦有提供這方面的支援。

港大將知識交流定義為:「聯同商界、政府或公眾,就共同利益而創造、獲取、應用和提供公開的知識,為物質、人類、社會、文化和環境謀取更大福祉。」知識交流不僅包括技術轉移,同時涵蓋所有學科,例如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等,是一所大學與社會間的雙向交流。

港大已成立工作小組,聯同所有學院合作制訂一套有關知識交流的長遠策略,就有關活動的數量、質量和影響的評估機制提出建議,與教資會就知識交流事宜溝通協調。小組工作將由新成立的知識交流處延續,以推動大學進一步發展此策略主題。

技術轉移是知識交流的一個組成部分,一直由技術轉移處和港大全資附屬公司港大科橋有限公司負責管理;前者負責提供知識產權與法律事務的支援和服務,後者則負責處理業務和商業化安排。在促進知識交流的前題下,未來數年,兩個機構的工作將會大大加強。

在技術轉移以外,港大將進一步開拓知識交流活動的領域,從而對由行政長官成立的政府經濟機遇委員會所提出發展的六項優勢產業,即教育、醫療、檢測和認證、環保、創新科技和文化及創意,充分發揮其影響力。